汽势 Auto-First|李德喆
我国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再度迎来重磅利好,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终于"有救了"!
日前,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》。
先来划重点:《通知》明确,各地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、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,以"即充即走"场景为重点,因地制宜、适度超前、科学合理做好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布局。到 2027 年底,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 10 万台,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。
《通知》和新能源车主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:
一是优先明确高速公路服务区场景下的建设计划,率先对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过 40% 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。重点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用电容量,降低电力引入成本,缩短电力扩容周期。
众所周知,长期以来,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、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,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用户长途出行体验,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《通知》围绕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建设、设备运维管理、电力配套保障等核心环节,制定系统性解决方案,一系列"组合拳"的精准发力,有望切实提升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的便利性与可靠性。
二是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,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。结合场站条件推广充电站与餐饮、娱乐、购物、汽车服务等融合的商业模式,提升充电服务体验。
汽势 Auto-First 了解到,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车企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。包括广汽埃安、极氪、特斯拉、小鹏、理想等,其中大部分车企已经对符合国标充电标准的品牌开放。例如,特斯拉已于 2023 年 4 月在中国面向部分非特斯拉品牌新能源车试点开放充电站;理想的 5C 超充站和城市超充站均开放给所有新能源汽车用户使用。
而从长远来看,预计会有更多车企会通过合作实现充电网络的互联互通,让新能源车主能够更广泛使用充电设施,提高充电桩利用率,降低企业运营成本。
同时,此次下发的《通知》中还提到,要引导大功率充电设施有序建设,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安全管理,强化大功率充电设施运营管理,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与电网融合发展等。
由此来看,随着政策细则的逐步落地,未来大功率充电设施将从单一充电功能向"安全可控、智能高效、能源互联"的综合服务枢纽演进,为新能源汽车出行提供坚实保障的同时,更将推动能源消费模式向低碳化、智能化加速转型。
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